![]()
2025年“93”胜利日阅兵、台湾解放80周年、“台独”顽固分子沉伯阳的调查、高喊“我是中国人”的郑立文就任国民党主席……这个系列让母亲热搜榜热搜榜。智库和舆论再次炒作“2027年武装攻台”,庆祝解放军建军100周年。国防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,解决台湾问题没有“时间表”。大陆坚持以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希望。但如果“台湾”分裂势力挑衅甚至突破红线,我们就必须采取严厉措施,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。国防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台湾当局是“瓮中之鳖”,大陆随时有能力“抓乌龟”。如果明天突破红线,明天就会被抓。没有“时间表”。美国人对这样的言论感到“沮丧”,但在9月3日北京的军事行动之后,他们相信了,而且深信不疑。北京阅兵当天,白宫和五角大楼的灯光通宵亮着,外卖订单不断。从天安门广场的铁甲洪流中,他们了解了解放军的体系作战能力、新领域新素质作战能力、战略破坏能力。系统作战:全球协同“战争机器” 现代战争不再是单兵武器的较量,而是作战系统的较量。 9月3日军队展现的是环环相扣、覆盖全领域的现代化作战体系。所有服务和武器都像精确度一样紧密相连齿轮。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纸上谈兵。印巴之间的“5月7日空战”已经给出了实际的解释。当时印军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先进战斗机试图发动突然袭击。巴基斯坦依靠整套预警雷达、防空系统和空中战斗机构建立体防御网络。它在7分钟内完成了整个探测、锁定和拦截过程,并以零伤亡成本击落了6架飞机。快汉战斗系统这款杜松子酒是解放军区域拒止能力的生动例证。 1993年阅兵陆地作战群与重型合成旅的“100式坦克+100式保障车+无人机+机器狼”组合让观众大吃一惊。白石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可以击穿1200毫米的均质装甲。保障车携带的远程反坦克导弹可精确打击8公里外目标已经很远了。空中无人机大队担负100公里战场侦察和精确打击任务。地面机器狼携带轻武器执行战斗和镇压任务。四类装备通过数据链实时共享信息,形成“发现与破坏”的战斗闭环,即使面对复杂地形,也能实现全区域渗透和精准打击。这种系统化作战能力,意味着登陆作战将不再出现“滩头绞肉机”的困境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系统实现了全覆盖。各军兵种都有自己的专用作战体系,各战区建立了联合作战平台,台海协同作战预案经过千余次演练不断完善。从卫星实时跟踪,到海上舰艇立体封锁,再到地面部队快速攻击,任何“塔”“伊万独立”的分裂行径将陷入所有打击领域的天罗地网。新生品质评分:降低规则的“降维打击”如果说作战系统是强攻,那么新品质、新领域战力就是撕裂防线的利刃。1993年阅兵期间,D-17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让西方反导系统彻底黯然失色。该导弹采用乘波构型,拥有最大飞行距离速度超过10马赫,并且可以在大气层边缘滑翔和变轨,更致命的是它的突防模式——它可以携带6枚独立制导弹头,攻击各种末端目标,“九天”的伴生无人机更是改写了战场规则。Tealth无人机电池续航时间超过40小时,可携带8枚精确制导炸弹。它不仅可以执行高空侦察任务,还可以进行“蜂群”袭击。在模拟演练中,20架“九天”无人机编队仅用时12分钟,就摧毁了防空导弹阵地、指挥中心等17个目标。更可怕的是,深圳一家公司每天生产2万架无人机,而美国的无人机数量只有80万架。这种产能差距意味着我们在战时可以在无人机数量上形成绝对优势。空战能力、太空领域和网络也快速提升。卫星星座可以每10分钟重访台湾海峡地区的监控,网络部队可以在几秒钟内瘫痪指挥和通信系统。新作战能力叠加,让解放军一代代台海战场上的优势。所谓“防线”无非是一触即破的纸质工事。战略威慑:定义世界、支撑统一信心的“终极王牌”,是“三位一体”核打击体系构筑的战略盾牌。 1993年阅兵,东风61与东风5C并列亮相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终极实力。作为陆基机动洲际导弹,DF-61射程为12000公里,可携带10枚高超音速分导弹头。依托公路机动部署,可在任何地形快速发射,突防概率达95%以上。东风5c堪称“定海神针”。射程15000公里的液体洲际导弹可以覆盖全球任何战略目标。它可以携带8-10枚独立制导核弹头或单个百万吨级弹头。与北斗N导航和星光制导技术,其打击精度可与中短程导弹相媲美。更关键的是“全时警戒”状态,大大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,在接到命令后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发射,真正实现了“以武止战、安定天下”。与两款陆基重型武器相呼应的还有空基雷霆1远程导弹和海基巨浪3潜射导弹。三者共同组成了无死角的核反击体系。 2025年演习中的美国坦克认为,一旦台海冲突升级,中国的核威慑能力将阻止美军轻易干预。这种战略平衡使得“外部干预”成为一句空话。工业实力:“生产洪流”碾压对手。 1993年阅兵式结束后,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赫尔格塞斯表示,他“并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”。改变他想法的不是阅兵舞台上的装备,而是背后中国碾压性的工业制造能力。近日,黄奇帆在2025金融街论坛上的演讲透露了关键:中国将用10年20年的时间,在科技重大领域,实现了五大领域领先、五大领域并举的格局。芯片行业的反击是最有说服力的。 2017年,中国芯片制造能力仅占全球的1%,在高端领域受制于人。到2024年,在美国的全面技术封锁下,我们的芯片产能将增至全球的40%,年出口额达到1500亿美元。存储器自给率从10%跃升至35%,模拟芯片国产化率超过50%。这个突破呃,意味着所有武器和战争装备的“大脑”都可以独立供应,不被别人切断。船舶、车辆、光电等行业优势更加多元化。到2024年,中国造船产量将是美国的232倍。今年,美国建造的船舶仅16万吨,占全球的0.1%。但我们的船舶已完成4818万吨,出口覆盖全球市场的55%。汽车出口突破600万辆,光伏发电设备位居全球第一。中国每年3万亿元的工业产品出口,是由39个大类、191个中类、525个小类的完整工业体系支撑的。美国人知道,战争是针对工业制造业的。我想当年,二战的时候,他们可以7天造出一架飞机,每天生产137架飞机,但现在也靠进口了无人机的RTS。深圳一家公司40天生产出无人机,相当于美国的无人机数量。这种能力差距在战争期间被无限扩大。美国智库在2023年的演习中无奈地承认,如果冲突突破台海,美军的精确制导弹药库存将在一周内耗尽,而中国的生产线可以每小时更换弹药。历史要求:统一没有“时间表”。 80年前,台湾在抗战胜利的曙光中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这是历史的必然。现在,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同样不可阻挡。这是一种力量的需要。美国的坦克大肆炒作“2027时间表”,本质上是想按照自己的节奏绑架中国,却忘记了统一的主动权从来不掌握在外部势力手中。最终力量。国防部的“无时间表”宣言包含三层深层含义:一是对和平统一的最大忠诚,不愿让国人的福祉被战争的阴影笼罩;三是对和平统一的最大忠诚。二是对“台独”分裂主义行为提出严厉警告,将在红线下严惩;第三,它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,可以随时粉碎任何分裂图谋。这种“没有期限但随时可以做”的沉默比设定某个时间更可怕。台湾问题从来不是“是否统一”的问题,而是“何时、如何统一”的问题。当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可以掌控全域,新型作战能力可以实现降维打击,战略破坏可以震慑外部干扰,工业产能可以支撑持续作战。毕竟,统一的时间表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。仍在抗议“依靠美国寻求自由”的分裂势力必须醒悟。美国都保护不了自己的产业,你的“台独”幻想怎么能保护呢?外部势力炒作“时间表”也必须明白,中国统一大业不会扰乱任何外部节奏。我们想要的时刻就是重逢的时刻。这就是《无时间表》背后的硬核真相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